header banner 0908

角落故事前言 0827

我們都需要修行●措尼仁波切

我們都需要修行

我想要說個有關於一位住在北印度劄西炯著名瑜伽士『安欽』的故事。他的精神傳承是竹巴噶舉,但他的修行是寧瑪派、大圓滿,像我一樣。當他住在西藏時,他做了很多禪修,變得非常祥和。他閉關了六年,閉關的環境非常舒服,非常好。當年,人們會帶食物給閉關的瑜伽士,或是瑜伽士自己有材料,可以自行煮些不錯的小餐點。周遭有許多燃木;當陽光普照時,相當暖和;甚至還可以看到廣闊的天空景色;四周都是樹木,在森林裡可以看到各種動物。瑜伽士或許有些驕傲,『我在修行佛法,我很快樂;這裡對我來說非常舒適。沒有煩惱、沒有困難、沒有障凝,我還年輕。』六年之後,安欽覺得他的修行的確很不錯。但他接著想到:『好吧,誰知道,也許這個修行只是讓我變成一個安靜的蔬菜。』所以他問他的上師康祖仁波切:『假如我到一個可怕戰爭的地方,一個簡陋、崎嶇不平、不愉快的地方,或許會好些?』康祖仁波切說:『是的。絕對是,你應該到這樣的地方去。』他給了特定地點的指示。

到達那裡之後,安欽發現有一個陽光照不到的巨大洞穴,入口有水滴流著。傍晚時,裡面有一大群的鴿子飛舞,在弄出一堆噪音的同時,還有糞便掉到他身上。第一天他不知道怎麼辦。他放了許多容器來搜集滴下來的水,但當他喝裡面的水時,他說:『這是什麼?怎麼有奇怪的味道。』稍後他才明白那是鴿子尿。洞裡濕冷又吵雜,夜裡挺可怕的。當他在那裡修行時,他發現先前的祥和之心消失無蹤。他想到:『我的修行支離破碎,現在我應該怎麼辦?』他覺得過去所做的一切,沒有留下多少,所以現在他真得好好修行。在一開始非常困難,有著不安份的鴿子在黑暗中飛個不停,這就像是在中陰時,有著所有的混亂和吵鬧。安欽試著借由不屈服於干擾、不被吵鬧所帶走,來培養這種本覺的內在力量。他一再一再地像這樣訓練自己。他待在那個地方,差不多又六年。現在,不管發生什麼事,無論是愉快或不愉快,真的都不能影響他;他再也不在意了,但那不表示他就漠視一切事情。

我相信當安欽過世時,他可能在中陰時不會有那麼多問題。對他來說,就像他們所說的,一切煩惱都納入本覺的空界中;換句話說,他是自由的。直到我們達到那個層次之前,我們都需要修行;我們必須習慣這種自由。以任何煩惱生起時,你應對的能力來當做準繩。我們不應該把目標朝向只是在修行時覺得很好。我們必須超越被目前的情緒所劫持,超越防衛情緒或試著排除情緒;我們慢慢地達到這點,就會變得越來越穩定,並對體性空、自性明與無礙能力有信心,然後我們會發現煩惱不一定會凌駕我們,我們也不需要被煩惱所困住。我們不用避免或壓抑煩惱,反而,只是讓其自動地、自然地成為本覺的裝飾。

——摘引自措尼仁波切所著《大圓滿生活》,題目為摘錄時所加。

 

聯絡資訊

  • Email:hsuhsuhsu2017@gmail.com
  • 電話:06-312-0993
  • 手機:0955-081845
  • LIne@ ID:@nbb8997c
  • 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uhsein.org
  • 府設團字:1060690707
  • 郵政劃撥:31636502
聯絡我們
版權所有 © 2017 臺南市普賢公益慈善會 All Rights Reserved.